隨著社會壓力增加、環境污染、二胎開放,高危妊娠造成的早產兒越來越多,幸好現在新生兒科的技術超高,早產兒一般會被收住在無人陪護的新生兒病房,這會令你很難過,但要記住孩子在醫院會受到良好的護理,你需要做的是調理好自己的身體,做好照顧早產兒寶寶的科學育兒準備~
近日成都一位700克早產女嬰引起了輿論的廣泛關注,31周就從媽媽體內破肚而出的女嬰,胳膊只有普通成人的一根大拇指粗,整個身體僅有巴掌大小,成為所住醫院史上最輕的嬰兒。
早產兒最明顯的特征就是抵抗力差,很容易生病,胎齡在37足周以前出生的活產嬰兒稱為早產兒或未成熟兒,其出生體重大部分在2500g以下,頭圍在33cm以下。
早產、低出生體重兒在嬰兒和兒童期是生長遲緩、感染性疾病和發育落后的高風險人群。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有效的干預措施可避免2/3的早產兒死亡,降低并發癥的發生率,而合理喂養是其中一項重要的干預手段。
早產兒智力低下的表現有哪些呢?早產兒由于先天不足,可能會發生智力低下或者是腦癱的現象,雖然并不是全部,但是家長朋友最好還是了解一下早產兒智力低下表現。如果您想知道的話,就必須看看下面由小編準備的文章。
許多準媽媽都擔心寶寶會早產,因為老人們都這樣說……“早產的小孩七活八不活!”“早產的小孩長不高!”“早產的小孩身體差的很!”“早產的小孩年齡都短!”“早產的小孩走路老摔跤”“早產的小孩啥都不如人家足月的小孩”,對于以上說法,小編表示:
粑粑麻麻在各自合適的時間相遇了。很好,希望寶寶也能在該到的時間里到來,別太早出生,也別賴在娘胎不走。太早蹦出娘胎的,呃,就是早產兒。注意,小南這里說的是“太早”,那些比預產期早了一兩天的,就別來湊這個熱鬧啦。
在醫院中有不少早產兒出生之后由于身體狀況不好需要被放在恒溫箱中進行一段時間的特殊照顧,以確保孩子的生命體征穩定之后才可以被接回家中。我們都知道,早產兒不止面臨的生命危險比足月孩子多,生產后相應花費也比足月孩子高很多。
世界衛生組織(WHO)報告顯示,全球每年約出生1500多萬早產兒 ,其中,中國每年早產兒出生率約為10%。早產兒更脆弱,需要更多的呵護。那么,日常生活中,媽媽們該如何喂養早產兒,護理早產兒呢?早產兒的護理與喂養要注意些什么呢?